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可再不加地使选择型将拖累能源机用氢源转国际构生能

可再不加地使选择型将拖累能源机用氢源转国际构生能

2025-04-30 19:39:33 [焦点] 来源:九变十化网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指出,国际构尽管氢能拥有巨大潜力,可再但其生产、生能使用运输和转化都需要能源,源机同时也需要大量投资。加选因此,择地转型不加选择地使用氢不仅不会加速绿色能源时代的拖累到来,反而会拖累全球能源转型的国际构脚步。

近日,可再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最新报告称:“不加选择、生能使用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氢,源机可能反而拖慢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选应设置氢气应用的择地转型优先级别,并尽快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拖累跟踪认证机制,以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国际构尤其是绿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设置氢气应用优先级别

“如果要达到《巴黎协定》规定的控制升温1.5摄氏度的目标,氢能必须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同时,氢能行业发展还要维持一定程度的平衡。”

IRENA指出,尽管氢能拥有巨大潜力,但其生产、运输和转化都需要能源,同时也需要大量投资,因此,不加选择地使用氢不仅不会加速绿色能源时代的到来,反而会拖累全球能源转型的脚步。

IRENA认为,氢能行业发展需要政策指引并设置优先级别。氢应用场景的最优先选择应该与脱碳相关,其次是航空、钢铁、航运和化工等难脱碳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加快低碳和可再生氢的开发,重点是难以减排的行业,确定并填补低碳和可再生氢价值链升级方面的现有差距,以及对低碳和可再生氢的市场增长作出财政承诺,进而支持低碳和可再生氢在天然气和电力系统脱碳中的作用。

欧洲氢气协会也表示,任何与氢相关的投资和开发都应该负责任地进行,而且某些领域或场景应该享有优先权。关于如何确定优先顺序,应该尽可能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能源供应安全等方面的评估来确定,同时避免“对某些领域自上而下的教条式限制”。

G7应加快绿氢市场建设

IRENA指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应该作出更多表率。如果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净零排放目标,七国集团(G7)需要大量部署绿氢,即通过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制成的氢气,届时G7氢气使用量需要比2020年至少增长4至7倍。

有数据显示,目前,G7国家氢气消耗量占全球氢气消耗总量的28%,2020年G7成员国的氢气总需求约为2420万吨,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G7国家应更多发挥带头作用,通过联合行动和重点合作,可以成为发展氢能产业的先行者。”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政策制定者还必须与国际社会分享知识、资金和政策诀窍,以便在世界其他地方复制最佳做法。至关重要的是,在国际合作下,新兴的氢能市场有可能更具包容性,向投资者和行业传递更多积极信号。”

IRENA呼吁G7加快全球绿氢市场的建设,敦促其建立氢交易和支持氢气发展的共同可持续性标准,并制定氢气认证的方法和统一技术标准。此外,G7应该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分享早期实施的经验教训,实施创新计划的同时,解决技术差距和转让技术知识。

在氢气供应和创造需求方面,G7应该进行适当的平衡,包括优先考虑氢气需求难以缓解的工业应用、就难脱碳行业的共同行动达成一致、协调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有计划地扩大融资规模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氢气在工业中的应用,G7还应该测试和实施新的政策,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支持颠覆性和不断创新的技术。

据悉,G7于今年5月启动了《氢气行动公约》,旨在加强在电力多元化转换、氢能和衍生品方面的联合行动,并简化现有多边倡议的实施流程,以加强成员国之间在发展绿色和低碳氢价值链方面的合作。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绿氢是实现气候中性世界的最重要技术之一。“绿氢是经济脱碳的关键,特别是对钢铁、化工、航运、航空等领域。不过,助推氢能产业从新兴走向成熟还需要大量工作,目前其生产成本仍然过于昂贵。”

氢贸易亟待统一国际标准

行业咨询机构埃信华迈指出,当前,国际公认的定义标准和政策机制是全球氢贸易的主要障碍。

全球范围内,海运、钢铁、化工等不同工业部门对氢应用愈发重视,氢能的终端用户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除了交通运输部门,工业脱碳也是当今绿氢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工业已经成为氢能的主要消费领域,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基于化石燃料制备的灰氢转向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需要进一步的产业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绿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受到成本、技术壁垒、缺乏市场和目标政策缺失等因素阻碍。

一方面,绿氢尚未在成本上与灰氢竞争,制定新的、适应性强的监管框架和标准,可以更好地促进绿氢的生产、贸易、运输和使用。根据IRENA估计,绿氢目前生产成本为4美元/千克-6美元/千克,而灰氢仅为1美元/千克-2美元/千克。

另一方面,绿氢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制定主要集中于绿氢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对化工和钢铁制造等难以减排的行业关注较少,因此,需通过完善绿氢产业政策,最大程度发挥绿氢的脱碳价值。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印度自2019年以来首次从俄罗斯购买铀

    印度自2019年以来首次从俄罗斯购买铀 8月27日根据卫星通讯社对印度商工部数据的分析,俄罗斯6月向印度提供了2019年以来的首批铀矿石,价值1350万美元。印度购买的铀矿石数量为118吨。此前一次俄罗斯向印度供应铀矿石是在2019年——全 ...[详细]
  • 奥地利:目前不可能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奥地利:目前不可能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欧盟上月宣布,计划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针对欧盟的这一表态,奥地利能源部长格韦斯勒表示,对奥地利来说,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在目前阶段是不可能的。奥地利能源部长:很难完全切断对俄罗斯 ...[详细]
  • 72.63亿欧元!意大利2月能源赤字同比增长超两倍

    72.63亿欧元!意大利2月能源赤字同比增长超两倍 当地时间4月20日,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发布能源报告指出,意大利2022年2月能源赤字为72.63亿欧元,2021年同期赤字则为22.13亿欧元。该国能源赤字在一年中增长两倍多。能源赤字的增加导致意大利在 ...[详细]
  • 德国需要俄罗斯天然气过冬

    德国需要俄罗斯天然气过冬 据塔斯社报道,德国能源监管机构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克劳斯·穆勒17日表示,德国储气设施的当前储量已接近65%。尽管这已经是近几周来的最高储气量,但仍不足以让德国民众在缺乏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顺利度过 ...[详细]
  • 德法“气荒”外溢 瑞士今冬电力供应告急

    德法“气荒”外溢 瑞士今冬电力供应告急 眼下,欧洲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为今年过冬储备天然气。但因来自俄方的天然气锐减,欧洲出现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受此影响,此前冬季主要依靠德国和法国供电的瑞士也受到波及,加上自身天然气存储建设滞后,瑞士今年冬天 ...[详细]
  • 瑞士石油供应不受俄石油禁运威胁

    瑞士石油供应不受俄石油禁运威胁 当地时间5月4日,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国际比较中,瑞士的液态能源消耗量很大,大部分能源以石油燃料等形式消耗,约占能源消耗的50%。尽管石油消耗量如此之高,瑞士燃料与碳氢液体燃料进口商协会副主任法比安·比 ...[详细]
  • 1500MW!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拟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水电项目

    1500MW!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拟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水电项目 日前,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与莫桑比克能矿部通过莫潘达˙库瓦水电项目执行办公室GMNK)宣布合作开发1500兆瓦水电项目和相关输电设施。该项目预计耗资45亿美元,包括一座大坝、一座电站和自太特项目现场 ...[详细]
  • 欧盟终止对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欧盟终止对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当地时间3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欧盟反垄断调查机构决定终止对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称并无证据表明该公司有反竞争行为。欧盟反垄断调查机构于2018年对卡塔尔能源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质疑该 ...[详细]
  • 美国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石油2000万桶

    美国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石油2000万桶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白宫表示,为支持供应、平抑油价,美国将在已售出超过1.25亿桶石油的基础上,再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2000万桶石油,每天向市场释放100万桶。 ...[详细]
  •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在纽约启动海上风电创新中心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在纽约启动海上风电创新中心 据海上风能网6月10日报道,近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在纽约启动了一个海上风能创新中心Offshore Wind Innovation Hub),他们表示,该中心将促进与初创企业的合作,为不断 ...[详细]
热点阅读